中所酒产地的历史沿革
中所镇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物华天宝,文昌帝君张亚子就诞生在该镇,“文昌故里、水镇中所”的开发,将使中所镇成为大凉山旅游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清同治二年(一八六三年)五月,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麾下**宰辅赖裕新,曾在中所镇痛歼偷袭太平军的越西厅同知周歧源。自民国时起,中所镇就是越西县土特产及外来盐、布、小百货的集散地。
整治
中所镇依整治后的越冕公路两侧,扒旧建新,立起一些瓷砖贴墙的二、三层楼,杂夹着更多的土墙老屋。不论新房老屋,临街住户总是设法弄出各种各样的小铺面,红蓬绿帐,食店发廊,煞是热闹。每逢二、五、八赶场,附近农民担上自己的小收获,更是以街为市,摆摊叫卖。马车把式的吆喝声,小贩的叫卖声,飞驰而过的摩托车的轰鸣声,让整个中所古镇显得生机勃勃。
红军长征过越西
1935年5月,红军长征进入了大小凉山,欲渡过大渡河北上抗日。
为粉碎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,吸引敌人注意力,掩护红军主力胜利抢渡大渡河,在红军副参谋长左权,二师**刘亚楼、十一团**张爱萍等红军名将的率领下,于5月21日下午从泸沽出发,当日晚到达喜德登相营,准备翻越小相岭直插越西。小相岭为灵关古道必经之路,因地势险要,素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称。红军一军团侦察连,不顾连续行军几天的疲劳,在向导的带领下,连夜直奔小相岭,从侧边绕道到敌人背后。敌人还没来得及抵抗,就被侦察连全歼。
红军先头部队占领小相岭后,国民**越西县长兼防卫团长彭灿,发觉小相岭的电话不通,知道情况不妙,急忙带着两个连的守城敌军和家眷,趁天还没亮就仓皇向汉源逃窜,一些地主豪绅闻讯也带着家眷和贵重财物逃往四周山上的彝寨。彭灿在次日下午逃至甘洛县海棠镇后,被追赶来的红军先头部队活捉并处决。
红军从小相岭直插而下,相继占领了陶家营、中所等地。于5月22日中午时分,几个骑马的红军率先进入越西县城,见到老百姓就笑嘻嘻地打招呼:“不要怕,我们是红军,是专为穷人办好事的。”两点左右,大队红军相继进入越西县城,首先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彝汉群众和人质。接着,红军砸开了伪县府档案柜,将反动**的地亩银粮册簿和文书档案全部焚毁。
自古以来,越西就是交通要道,古代“南丝绸之路”和现代“成昆铁路”线都贯穿境内,使越西彝族文化与其他文化有交流的机会,并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形式。